• slider image 69
  • slider image 70
  • slider image 71
:::

臺灣湛藍結合Google AI,用海洋吸塵器幫大海找回澄澈

適用年級:
類別標籤:
楊雅秀 於 2023-07-02 10:00:00 發布,已有 36 人次閱讀過

臺灣湛藍結合Google AI,用海洋吸塵器幫大海找回澄澈

文 / 何晨瑋    攝影 / 蘇義傑  2023-07-02

臺灣湛藍結合Google AI,用海洋吸塵器幫大海找回澄澈

湛藍海洋聯盟和Google合作,結合Google AI讓海洋吸塵器「湛鬥機」的前鏡頭去做機器學習,辨識海洋中的垃圾。蘇義傑攝

 

打造全電式海漂垃圾清潔船「湛鬥機」,來改善海洋環境的臺灣湛藍海洋聯盟(Azure Alliance)是台灣唯二入選「Google亞太永續種子基金」的非營利組織。它如何結合Google AI機器學習,幫大海找回最乾淨顏色?

湛,是乾淨海水才會出現的顏色。

臺灣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暨創辦人陳思穎分享,會把海洋吸塵器取作「湛鬥機」,背後有著能為大海找回湛藍的期許。

打造「湛鬥機」,助海洋找回湛藍的顏色

本身喜歡大海,大學就讀海洋環境工程系的陳思穎,畢業後投身海洋研究,從事海洋數據分析。長期與海洋為伍的她,曾問過老師,「我們每天都做那麼多數據,到底有沒有辦法改變環境?」

這成為陳思穎想要打造「湛鬥機」起點。她理解,科學家的本分是做出公正客觀的數據,提供決策者去做判斷。而她們想做的不僅是清理海洋中的垃圾等廢棄物,同時導入學界環境監測的方法,進行數據探討,希望能讓海洋永遠這麼的乾淨,找回海洋湛藍的顏色。

過往,清理海洋垃圾方式多是以淨灘與由人工打撈的清潔船為主。淨灘是一種可以讓大眾參與,且有效的方式,但是淨港、淨海這些能夠清理海洋中的垃圾方式卻是清理範圍相對有限、價錢昂貴,且活動風險高。

陳思穎認為,關於海洋清理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。於是,才有了動手打造全電式海漂垃圾清潔船「湛鬥機」的想法。過程中,也是困難重重,且燒掉上千萬資金。

歷經2019年的第一代、2020年的第二代,到目前有兩台正在海上的第三代「湛鬥機」,每一代都考慮了水阻、流體動力學等,經過不斷修正才有第三代的樣貌。

從一開始要克服「湛鬥機」行駛在海上,垃圾不會因為水阻導致被推太遠,以至於無法收到垃圾。現在,他們和Google合作,讓「湛鬥機」的前鏡頭去做機器學習,來辨識海洋中的垃圾。這能夠讓他們在做垃圾分析有更完整的資料,可以溯源,甚至幫助政策的擬定。

去年下半年第三代「湛鬥機」實際在港行任務,執行66小時,共收了5194公斤的海洋漂浮物,包含著浮石及大量的塑膠碎片。

陳思穎潛水時發現大量垃圾汙染海洋,因而燒光積蓄、投入海洋保育研發工作。圖取自Flickr圖/陳思穎潛水時發現大量垃圾汙染海洋,因而燒光積蓄、投入海洋保育研發工作。圖取自Flickr

透過遊戲化,讓人人都能輕鬆參與

回想當初會參與亞太永續種子基金的過程,陳思穎說,「這和過去參與過去的比賽很不同,台灣比較注重明確的營運目標,但亞太永續種子基金很注重影響力。」

「透過科技創造乾淨未來,」是臺灣湛藍海洋聯盟想創造的影響力。她分享,未來這筆資金將運用在三個方面。

第一,電力監控智慧化,因為電力監控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碳排,每一度電就是會有相對應的碳排放。

第二,透過機器學習分析垃圾組成。現階段都是透過人工方式,了解不同的廢棄物組成。未來透過機器學習,讓AI幫忙辨識垃圾的來源。陳思穎表示,這是為了要溯源,透過數字變成數據、數據變成證據,最終讓證據去推動政策。

第三,可以小規模生產「湛鬥機」。目前台灣有220個港口,未來他們期待可以讓垃圾移除變得遊戲化,有人站在港口透過搖桿操作,就能將垃圾移除。

「淨灘有用,但太累了,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!」陳思穎笑說,透過遊戲化方式,讓人人都能參與海洋垃圾清除的過程、找回海洋最乾淨的顏色。

「湛鬥機」是結合Google AI、5G通訊技術,能遙控、自動導航收垃圾的海洋吸塵器。蘇義傑攝圖/「湛鬥機」是結合Google AI、5G通訊技術,能遙控、自動導航收垃圾的海洋吸塵器。蘇義傑攝

:::

快速登入

輔導團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