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海洋生態被塑膠垃圾襲擊,造成許多魚類、海龜死亡。漁業署特別在2018世界海洋日,在宜蘭東澳栽培漁業區進行淨灘、放流魚苗活動,推廣以海為田政策,豐富海洋資源,當地漁會、漁民更組海陸巡守隊,要阻止不當漁撈行為。
水桶裡的黑鯛魚,每條黑的發亮,健康有活力,在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護送下,快樂的重回大海懷抱。不僅放流魚苗,未來還要放貝類豐富海洋資源。當地漁會、漁民,配合漁業署政策,成立海陸巡守隊,阻止不當捕魚行為。
宜蘭東澳這片海域,擁有天然峽灣,環境生態良好,被漁業署列為栽培漁業區,並實施以海為田政策,將魚苗養在海中,建立捕撈規範,不但能復育魚類棲地,也能讓民眾體驗漁撈、漁村生活,帶動漁村發展。
除了維護海中的漁業資源,漁業署也在2018世界海洋日,發起淨灘活動,希望民眾能透過不同參與方式親近大海、愛護海洋,建立一個健康的海洋生態。
(民視新聞/黃富溢 宜蘭報導)